社會
日本:社會基本上是用同情的眼光來看30世代。
台灣:對世代問題沒有太多關照,採高標準對待30世代。

劉黎兒:日本社會基本上是用同情的眼光來看30世代,日本40、50歲的人對於自己卡位的現象有很多的反省,所以現在日本年輕一代離職率高,公司都要求主管要負責任,甚至送這些中高階主管去受訓,學習如何講出鼓勵屬下的話,還會一一寫在筆記本裡,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,現在他們認為屬下離職率高代表主管有問題。
劉維公:這在台灣沒法想像,相較之下,日本社會對30世代像慈父,台灣社會對30世代卻像嚴父,日本社會注意到時代的變化,所以有很多政策去幫助新世代。但是台灣40、50歲的人對於權力有非常強的掌控,反而不願意釋放出來,對於世代問題也沒有太多的關照,較容易對30世代採高標準,認為年輕一代抗壓性低、投機取巧等,所以有草莓族之類的名詞誕生。其實台灣的30世代基本上還是穩紮穩打在培養自己的能力,只是沒有權力而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d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