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是個決策者,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都需要做決策。尤其對身為主管的人來說,做決策的目的,就是要能夠把事情做好──透過別人來完成某些事情,產出想要的結果。
如果我們想要有更好的結果,就需要做出更好的決策;而想要做出更佳的決策,就需要做更多的思考。《決策一本通》(How to be a Better Decision Maker)針對多位主管的決策模式研究後,歸納出做好決策的5C模式:

1.思考(Considering)

思考某件事,並非單純的直線過程,如果能以一種循環的方式(確認問題→發掘選擇方案→篩選方案→確認方案)來思考會更有用。各種解決方案中並沒有什麼「正確」的答案,只有比較好或比較不好的差別而已,在獲得一個滿意的決定前,可能需要反覆思考循環許多次。

2.諮詢(Consulting)

在做出決定之前,先進行諮詢的確是很有幫助,但如果諮詢只是做做樣子,搞不好比不做還要糟糕。你的團隊也許不習慣表達他們的意見和看法,他們也許根本搞不清楚你要什麼,所以,要讓他們很清楚地了解你的需求,還必須在決策過程中引導他們進行思考。諮詢的目的,就是讓其他人和決策產生關聯,也和最後決定產生關聯,才能得到支持,也便於執行。

3.承諾(Committing)

決定一件事情,不僅是選擇要怎麼辦,同時也是做出一個承諾。而那種「想要做好」的想法,可能讓我們感到相當大的壓力,在這種情況下,思考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,唯一的答案也許就是先行動,再看看會發生什麼事。盡量做好事前規畫,同時為那些無法預見的情況做好心理準備。

4.溝通(Communicating)

決策不僅只是把那個決定做出來而已,不管你喜不喜歡,如果缺乏同事、團隊,甚至是客戶的合作、支持和熱情,沒有哪個決定可以成功奏效。你要把你的決定推銷出去,你必須解釋這個決定,透過面對面溝通,讓對方可以提出詢問,以他們的方式來了解這個決定,就算他們不見得認同,也可以找到理由來接受。

5.檢討(Checking)

所謂的「檢討」,並不只是針對人來做檢查,還必須檢討決策的所有過程,包括:選定績效指標、設定目標、評估過程、確認發展需求等等,就好比監控目標執行進度,不是只有每個月看看報表數字。重新檢驗一個決定,可以讓我們在計畫下一個決策時更為順利,同時也可以強化決策技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d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